现代万年历表精湛技术的创新
市场上的万年历腕表形形色色,但除去视觉上五花八门的体现形式外,若干万年历表款在技术上拥有突破性的创新,成为了万年历腕表史上的里程碑。这些表款中包含的高超的技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万年历结构的核心问题,使表主的操作与佩戴体验更加完美。这些隐藏在表芯里,年复一年的研发精华通常没有夸张地显示在表盘上,正应了一句俗语:包子有肉, 不在褶上。
同步万年历的诞生——IWC 达芬奇(Da Vinci)万年历
多年以来,万年历存在着一个大问题:日,星期,月份,年份与月相的校整是不同步的。这意味着虽然手表在正常运走的状况下各种显示是同步的,但每当发条停止,则需要表主挨个地按分布在表壳两侧的顶纽来调整日期信息。如表款配有月相,表主还需要去查看带有月份的日历来调整月相信息。自从有了万年历怀表以来,以上这种调试过程就成了几乎所有传统万年历表的标准。虽然校整过程繁琐,但多年来大家也都将它习惯地视为拥有万年历腕表的正常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传统万年历腕表均配有转表器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85年。就在这一年,天才的IWC技术总监Kurt Klaus 先生终于以他的同步校整技术的火炬照明了这个万年历结构的死角,彻底洗刷万年历校整不便的名声。
这位个子不高,头发花白,性格温合,在长相和气质上与爱因斯坦不乏相似之处的Kurt Klaus 先生,在IWC工作了长达50年之久。他是大师Albert Pellaton (曾发明著名的IWC Pellaton 上链结构) 的弟子,并继Pellaton成为IWC的技术总监。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立志革命性地简化万年历的结构,想使其更好操作并且更好制作。与此同时,他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显示4位数年代的万年历 (传统万年历一般只显示当前是否是闰年)
最重要的是, Kurt Klaus 制出了一个可使全部日期信息 (日,星期,月,年与月相)同步校整的万年历腕表。表停后只需把表冠拔出,快速调到当前准确的日,其他的信息便都自动调好了。
使用Klaus 的万年历组件的是IWC于1985年推出的Da Vinci 万年历。在当年没有任何CAD软件的帮助下,完成这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完全依靠着数学,建模技术,和对“最简单的永远是最好”理念的坚持,Klaus 带给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而且价格最便宜的万年历。IWC万年历的地位也从此提升到了显赫的地位。
齿轮中的魔术——Ulysse Nardin 的两地时万年历 (GMT Perpetual)
虽然IWC 在二十世纪末用同步校整装置大幅度简化了万年历的操作,并且以物美价廉的产品使更多的表迷们享受到拥有万年历腕表的喜悦,但它有仍有弊端 - 日期无法回调。对万年历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万年历的日期只能单方向往前调整。一但不小心把万年历的日期调过了头,表主将无法把日期回调。对于只有闰年显示的万年历来说还好,调过了只要一直往前调到四年后的准确日期就好了,因为对于表来说,每个四年的日历结构都一样。但对于像IWC推出的,有数字年份显示的万年历就麻烦了(虽然日历结构相同,但在2008年戴着上显示着2012年的手表总是很别扭)。一般遇到这种问题只有两种无奈的解决方案:如果调过的天数不多,可让手表停止运行,耐心等待,直到现实日期与所显日期相符;但如果调过的日子太遥远了, 那只能送回表厂让表匠打开后盖调整。
Ulysse NARDIN 的两地时万年历
还有, 如果戴着万年历飞往时区滞后较多的地方 (比如从北京飞纽约,有12个小时滞后时差),唯一能确保手表符合目的地日期的作法则需要表主在旅途中把表停止, 因为时针一旦过了午夜12点将无法调回日期。
1996年, 位于瑞士 Le Locle 的制表厂Ulysse Nardin 解决了以上问题。Ulysse Nardin 推出的两地时间万年历 (GMT Perpetual)不仅仅可同步校整日期,而且可以将日期前后双方向校整。
帮助Ulysse Nardin CEO Rolf Schnyder 先生实现这个技术的,是现代制表业的另一位传奇人物——Ludwig Oechslin 博士。年轻时的Oechslin 曾被凡提纲邀请负责修复一座著名的,名叫Farnese 的钟。这座钟可显示多达60多种民用时间信息,天文信息,与占星信息。在修复过程中,Oechslin学到了一种叫做 “周转轮系”(Epicyclical Gearing) 的古老行星齿轮系统。多年前的这个经历给了Oechslin在制作万年历上革命性的灵感——他要利用周转轮系齿轮来将万年历中所有的日期信息牢固的,永久准确地“捆绑 ”在一起。
周转轮系齿轮又被称作 “太阳与行星齿轮 ”。简单来讲,这就是一个将小齿轮的围绕在大齿轮周边的行星齿轮系统。当Oechslin了解其机械功能后,他发现如果恰当搭配两组齿轮,不仅仅可以达到惊人的精确度,并且可以神奇地找到数学中譬如Pi 和Phi 等和谐比例值。
Oechslin 首次将周转轮系齿轮系统用在Ulysse Nardin 1985年研发出的著名天文腕表Astrolabium, 使表主可以在手腕上准确地看到星球围绕地球的行走规律。之后,Oechslin发现可以将这个齿轮系统的应用引申到万年历腕表上,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可灵活双方向校整的万年历。
传统万年历需要依赖许多杠杆系统来带动日期信息显示。杠杆系统里所需的大量几何与运动零件使机芯的制作变得非常复杂。由于杠杆系统只能单方向运作, 之所以造成了传统万年历无法将日期回调的状况。
在钻研齿轮系统的过程中,Oechslin 越来越觉得用齿轮系统来带动万年历信息显示是一个很自然的做法。由于这种万年历的运行完全依靠齿轮而不是杠杆与弹簧,所以全部日期信息都可以简易并且迅速地前调或后调。
不仅如此,这款万年历还可以将显示不同时区的两地时间装置包含在内。无论表主往东飞或往西飞,只需按位于表壳四点钟或七点钟方位的+/- 按钮来前调或后调当地时区的时针,就可以确保万年历的日期信息与当地日期无误。
在信息显示上,Ulysse Nardin 一改传统万年历指针满得眼花缭乱的设计。GMT Perpetual 在表盘上开了若干小窗口来突出显示当前的日,星期,月与年。简单明了的风格大量减少了传统万年历带给表主的信息超载,看起来清爽不少。
Ulysse Nardin GMT Perpetual 可爱的优点不仅仅如此。由于格里利的公元2100年不是闰年,所以其他的同步万年历都要在这一年里送回表厂进行重新调整,否则日期与星期的同步将造成脱节。虽然GMT Perpetual 是同步万年历, 但它允许表主自由调整星期,所以将不受2100年的限制。可以说, GMT Perpetual周全的设计,独具匠心的机芯结构,以及它给于表主的极大灵活度,使其成为一款很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功能性极高的万年历腕表。
快闪日历——H. Moser 的一号万年历(Perpetual 1)
虽然Ulysse Nardin 的两地时万年历已经可以说是当今市场上最灵活的万年历表款了,但它在美学上还存在着一个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关于月底日期更替的步骤。包括GMT Perpetual 在内的大多数万年历在月底更换日期的步骤是: 在小月里最后一天的晚9点钟, 日期从30号进到31号,然后于午夜12点瞬间跳到下个月的1号;在非闰年的2月28号,日期将于晚9点进到29号,于晚10点进到30号,于晚11点进到31号,最终在午夜12 点瞬间跳到下个月的1号;在闰年的2月29号,日期将于晚10点进到30号,于晚11点进到31号,最终于午夜跳到1号。这个日期更替步骤意味着每个小月的最后一天将有大约3个小时的日期信息是不正确的。更主要的是,即使更替过程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让万年历在这几个小时显示例如4月31日,2月30日,或非闰年的2月29日等根本不存在的日期,在手表艺术纯化论者的眼里,未免显得过于粗糙。这个问题一直到了2005年, 才被H. Moser 公司推出的一号万年历 (Perpetual 1) 解决。
Perpetual 1 于 2006 年在日内瓦高级钟表大奖赛里获得了技术创新奖,它在Ulysse Nardin 的技术基础上又使用了一套 “快闪日历 ”显示系统。一般手表内的只有一个日期轮,而这个“快闪日历 ”系统运用了两个重叠并且相互牵制的日期轮,上层日期轮从1号到14号,下层从15到31号。每当到月底,日期将瞬间跳到下个月初,而不需要任何间接更替过程。“快闪”一词也是因此而来。
更令人惊叹的是,Perpetual 1 在回调日期的操作中也有 “快闪 ”功能。比方从3月1号往回调一天,表主看到的日期就直接是2月28号。从客观技术上来讲,Moser 的Perpetual 1 拥有的万年历技术应该占了目前万年历腕表市场首位。但应该指出的是, Perpetual 1 在万年历信息显示上,将简朴的设计风格发挥到了极点。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甚至怀疑它是万年历的事实。它没有星期显示,而且除了3点钟方位的日期窗外,表盘上唯一其他的日期信息显示的就是一个设在表盘中心,非常不起眼的剑型指针,指向代表12个月的12个钟点。闰年显示则设在了机芯主夹板上,要通过表背的蓝宝石水晶才能看到。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虽然使时间与日期信息易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极度简约的风格。
IWC, Ulysse Nardin, 以及Moser 等公司的技术创新,使万年历腕表的操作愈来愈简单灵活,设计越来越简洁现代。长达几百年,以繁琐,高贵形象为主的传统万年历时代也由此慢慢告一段落。我对年轻现代万年历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来自其他品牌的技术创新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