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表的前生今世 从自鸣钟开始
其实无论是怀表还是后来的手表,其发声状态都比自鸣钟晚了很多。事实上只要翻阅一些关于明代的历史书籍,就可以发现其实在公元1580 年,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就已经将自鸣钟传入中国。公元1600年(明末),吉坦然制“通天塔”(自鸣钟就已经成功。这也就是中国自己的第一台自鸣钟。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两位耶稣会会士罗明坚(michaele ruggieri1543-1607)与巴范济 (francisco pasio1554-1612) 在一次与广东总督会面的珍贵机会中,送上了一座中国人闻所未闻的西洋自鸣钟作礼物,换取了他们在肇庆长达四、五个月的特殊居留恩许,为随后而来的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等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利氏在1582年到达澳门,后几经波折于1601年来到北京。在他呈给万历皇帝的献礼中,就包括了两件自鸣钟。从此,庄严雄伟的中国宫殿内开始响起了嘀嗒嘀嗒的清脆节奏。
到了清朝,尤其康熙在位的日子里,由于康熙本人是位好学开明的皇帝,他对西方科学技术抱有极大的热忱,于欧洲自鸣钟亦显得十分喜爱。他曾写了一首《咏自鸣钟》诗:“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绦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由此看出,自鸣钟已是这位勤政君主安排生活及工作秩序的必需之物。康熙皇帝还在养心殿造办处增设了修理及制造自鸣钟的作坊,从此由中国宫廷到民间,机械钟表的流行和制造逐渐展开。
在乾隆朝,自鸣钟与铜壶滴漏均刊于《皇朝礼器图式》,被共置于交泰殿,但是《清稗类钞》记载:“交泰殿大钟,宫中咸以为准。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几满,日运水斛许,贮其中。乾隆以后,久废不用。”说明用以计量时间的是自鸣钟,兼具观赏价值。
乾隆时期生活富裕。皇帝热衷于身边的书画游乐与各类玩物之中,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西洋钟表已由原来的先进科学实践与天道正统象征内涵,转变为闲逸消遣的高级玩具及奢侈观赏摆设。此一时期除了大量进口欧洲豪华精美、活动灵巧的钟表之外,在皇帝的旨意下,宫廷之内的欧洲及中国钟表技师更挖空心思,制作出大量供玩赏的各式动态新奇时钟,并配合黄金、玉、漆、象牙、宝石、紫檀等贵重物料的运用,务求使每件自鸣钟能达到金碧辉煌、器宇不凡的高度装饰效果。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自鸣钟其实在中国也有过相当长一段辉煌的历史。今天,在诸多拥有塔楼结构的城市标志物建筑上多少都会有一些自鸣钟被搁置其上。其中以上海滩边的海关大钟为最好的例证。当然,从建筑本身的格调来看,依旧是欧洲风格。
对于现代手表而言,由于其尺寸相对自鸣钟小了不是一个数量级,至此,其复杂程度也有了几何级别的上升。特别是牵涉到问表鸣叫功能尤其明显。当今手表机芯的复杂功能最基础地归结为三类:双追,三问,万年历。在朗格推出l.001双追针计时机芯前,三问机芯的复杂程度必定是排名第一的。一只真正的问表,一般的机芯零件总数不会低于两百枚,甚至相当多的三问机芯的零件总数往往超过三百枚之巨。并且全部零部件需要配以手工装配。相当多的问表机芯最终只有不超过十毫米的厚度,足以窥探出三问机芯的精密程度。
事实上从历史上纵观问表的诞生与发展,其最初出现的只是用于怀表之上的hour repeater(小时报时)功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整点报时,这在今天的诸多座钟上还有这种结构存留下来。随后,慢慢地演变出了quarter repeat er(刻报时)功能,事实上用今天的眼光来看,quarter repeater着实就是两问表。通过两种不同的组合来分别每15 分钟进行一次报时。通过hour和quarter repeater的尝试最终现代怀表才开始了真正的minute repeater(三问)功能。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问”确实得中文之精髓。简单一个问字,就足以表现打簧机芯的实质。当佩戴者提出需要听到时间的要求时,也就是提出几点的疑问,随后通过拨杆拉动整个报时打簧机制,最终让手表通过三种不同的声音组合来表达出计时,几刻,几分。例如当三问机芯需要准确报出12时55分的时候,它会通过1号打簧敲击出12下“叮”,随后通过1 号和2 号打簧配合敲击出三下“叮当”表示45分钟,最后由2号打簧敲出10下“当”,最终组合成12时55分的概念。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hour repeater的响声机制:只需要一个打簧机构就可以完成30分钟以及整点的报时。同时,两问机构的工作效果也可以想象:只需要两个打簧分别完成小时和15分钟敲击,而省去了最终由两个打簧分别组合敲击的过程。